主題創(chuàng)意性。兒童公園場地主題創(chuàng)意的策劃過程實際上就是深入兒童心理的過程,只有以兒童的思維模式考慮主題要素,,才能在設計出兒童真正喜歡的場地[51。兒童是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群體,而且兒童成長過程中不斷接受新鮮事物,喜新厭舊是他們的本性,這就需要場地設計的主題具有創(chuàng)意,能引起兒童無限想象,百玩不厭,契合兒童的心聲。兒童公園主題的選取往往是全園設計始終貫穿的主線,近年來兒童公園設計的主題創(chuàng)意性越來越凸顯。主題創(chuàng)意的來源可以是兒童內心世界所期盼和喜歡的東西。
安全趣味性。由于兒童的行為活動具有不穩(wěn)定性,其智力與體力、知識與經驗有限,他們對物體尺度的判斷和空間維度的感知會存在一定的偏差。 如果設計上存在疏忽, 就會給建成后的使用留下隱患。因此,安全性通常被視為兒童游戲場地設計中最為重要的原則。場地設計中可以對游戲、休憩設施尺寸與的比例合理控制來避免隱患。此外,兒童活動設施材料選擇和場地鋪裝形式也要情重考慮以避免和減輕跌落造成的傷害。兒童游戲的樂趣往往不在于游戲設施,而是游戲空間的趣味性。這就要求設計師營造出兒童所喜愛的游戲氛圍。 根據(jù)兒童喜歡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 探險、 具有表現(xiàn)欲的行為心理特征,可以制造出迷宮、堆積木、玩沙、小型舞臺等場地。游戲設施、構筑物的造型、色彩以及一些植物、 標牌都對空間氛圍的營造起到關鍵作用。
自然互動性。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與自然的接觸對其身心、情感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特別是生活在鋼筋水泥筑起的城市當中的兒童,對大自然更是充滿好奇與向往,兒童公園就是連接兒童與社會、自然、宇宙探索的空間通道。兒童愿意親近水、泥土、植物,兒童公園應該設置合理的空間拉近兒童與大自然的距離。認知大自然不是兒童觀察自然界事物的單向過程, 而是與自然的雙向互動。在公園中構建自然環(huán)境中綠化、地形、水和松散地表物等多樣化元素,這些元素能為兒童游戲提供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工具和素材,從而營造充滿趣味和靈感的游戲空間,激發(fā)兒童與自然更多的互動。
由于兒童的行為、心理、不同年齡的要求、設計尺度等的特殊性,設計出與兒童心理行為相符合的公園要考慮的要素很多,是一個復雜的設計過程,不乏對社會、生態(tài)、人文的考慮。其中,兒童行為心理分析是兒童公園場地設計的主要參考依據(jù),促使公園場地功能趨于合理完善。目前很多兒童公園暴露出來的設計手法單一、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都是由于缺乏對兒童行為心理的分析,影響公園的功能發(fā)揮。